6.23 号中午, 我结束了大一的最后一场考试. 趁着热乎劲, 一些细节和感受还没有忘记, 准备写一写期末的一些反思和总结. 不是说知识层面的, 而是更上位的一些东西, 希望为后续的学习, 复习, 生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激进的策略
大一期中考完后, 回头看前半学期的课内学习情况, 发现前面跟着进度听的那些网课, 课堂似乎对考试用处不大. 用处最大的是考前两周和朋友们开始一块速通, 刷题, 讨论.
同时, 期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自我感觉, 但确实如此), 因此为了留出更多的时间给课外自己感兴趣方向的学习, 采取了更激进的策略:
不去听课, 除非签到非常严. 期末留出两周以上的时间和朋友们高强度复习.
(签到这方面, 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同学 hjh.)
考完期末后, 出分前, 回过头看, 我认为还是正确且高效的.
开始复习
开始复习大概是在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 那时距离期末第一科(6.20)大概还有三周的时间
当时从家里和家人朋友聚餐完, 第二天便折腾回了学校.主要是因为下半学期确实没学, 作业全是抄的, 只是大概了解进度和程度, 心里确实慌.
大概是先看的高数吧, 一个是因为高数感觉学的确实难, 第二个是大物需要很多高数下的知识, 感觉学完后再看物理会好一些.
217 我的家
这一段的复习是单打独斗, 自己每天跑到 S1-217 的右前角呆着
选择这个的原因主要是:
- S1 楼环境很好, 很新并且课少
- 217 和 210 每天都没课, 不用搬教室
- 不太喜欢图书馆, 自习室夏天很闷, 空教室是我的最优解.
- 宿舍环境, 氛围越来越差, 不想回去呆着
在这里度过了大概一两周的复习时光
不过似乎我复习之前也在这里呆着? 记不太清了
理学楼 会议室
有一次和 lxr 准备看看物理速通视频, 苦于找不到空教室, 便想起了之前去理学楼找物理老师拿作业时发现的教室, 没想到旁边有个空的会议室环境更好, 便在那里高效地过完了物理的电学部分.
集体复习
始于上学期期末答疑时的偶遇, 然后便开始了一起考试周破防
这次和期中大差不差, 地点设在 S1 的空教室, 然后一起在教室了做题讨论讲解, 畅所欲言
我很喜欢这种方式, 因为交流非常顺畅, 而且烦躁了也可以一起怪叫发泄一下.(在图书馆就不行)
最重要的是, 能把同学聚在一起共同学习, 一起对答案并且互相讨论, 我觉得这个过程让我收获很大.
费曼学习法
这个其实是高中物理侯老师常常跟我们说的一种方法, 大概就是: 在给他人讲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用输出倒逼输入.(其实我现在写博客亦如此?)
在我们几个人中, 我算是相对进度较快的, 也是相对愿意张罗的, 因此常常承担串讲/讲题的任务, hjh 也是, 他每节课都去了, 了解的比较全面, 会给我补充很多.
除了有的时候连着讲一道题讲烦了之外, 我还是觉得这种模式很好. 因为我确实感觉自己的一些理解在其中提升了, 也会在同学的错误中考虑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一些东西, 还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同时, 用一些巧妙的思路讲明白, 让同学恍然大悟, 还挺有成就感的.
对答案
这个其实蛮重要的
虽然有好多往年题, 但是最大的问题其实是没有答案. 虽然现在 llm 已经很强大, 但是让他给出一份答案还是很麻烦, 也不一定对.
这时最好的方法大概就是找好友一起做题, 然后对答案了, 这样相互讲解还很方便.
占教室
其实有些不道德 hhh
期末周了, 都结课了, 因此教室全都成了空教室, 也就是大家可以随意使用, 基本上就是做自习室.
我们几个会选择用"期末串讲"的 ppt, 来镇住教室, 确保独占 hhh
不然有其他同学在的话还是很别扭的, 还是几个人独占的空间比较舒适
效率
其实效率也并非很高. 不过一下在教室呆一天, 想要一直高效也不太现实其实.
下面主要来说说关于效率的反思与总结
- 作息: 良好的睡眠还是很重要的, 不然一天犯困. 以后睡觉不把手机拿上床了, 暑假希望也是. 早上起来也不太想看手机, 因为看完后感觉整个人昏昏沉沉, 之前网上看到管这个叫"脑雾", 回头了解一下
- 电脑: <上交生存手册>中所说的"尽可能少使用电脑果然没错. 我换成 mac 之后基本都随身携带, 然而副作用就是老想划拉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消息. 以后还是不看电脑了, 其实听歌也不是很有必要
- “休息”: 没咋写就想让自己休息一会看会手机, 吃饭前后看会手机, 上厕所前后看会手机….. 说实话蛮浪费时间的. 这个假期准备探索一下更好的放松方式: 看书.
每个科目
高数 5 学分
我很喜欢的科目, 高数太有趣了.
高数下其实主要是为现实问题服务的吧, 要是能把一些内容和物理之类的建立联系会有更好的理解.
网课
自己在期末速通前零零散散地看了孔祥仁的精讲视频, 现在回头看觉得没啥用, all in 速通就完事了
速通推荐:
- 框框老师: 按题型讲的, 虽然不是很全, 但是能教会你怎么做题
- 李天意:他自己编的电子版讲义不错, 适合配套做做题, 但是知识点覆盖不是很全. 课讲的偏原理以及现实应用一些, 我挺喜欢的, 我最喜欢数学的这一部分了.
刷题
做小卖部的题就完事了, 反正我是把所有的十来套都做了一遍, 同时自己会标记疑难题, 以及好题. 再后面再重做之类的. 平均下来至少做了 1.7 遍.
其他资料
我觉得不是很需要其他资料, 狠狠做往年题就够了, 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是自己面对相同知识点, 不同考察方式的题, 要学会变通.
PPT 啥的可以把期末知识点串讲的跟同学一块过一过互相补充一下
大物 4 学分
我们这届难度变化比较大, 比原先降低不少.
同时, 物理老师在最后一节课发话: 难度小于等于作业, 让我放心不少, 我还是蛮信他的, 虽然同学们将信将疑
网课
猴博士的难度足以, 但是说实话讲的一般, 看看他总结的公式就行.
需要自己练习一下各种典型二级结论的推导.
要是真的想看精讲的网课的话, 一定要选好, 看好难度深度内容.
比如我前后看了俩网课全是物理专业的(不过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物理也有意思)
资料
由于物理老师都发话了, 那我策略就是把作业重新做一遍.
其实我物理作业倒是好好做了的, 只不过是高中知识+一点点初中物竞的记忆+gpt 讲解, 现学现做的.
作业无答案, 助教其实也并非好好判, 因此期末和同学做完一块对的, 然后互相讲, 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
其他资料
老师 PPT 写的比较详细, 挺不错的.
一些作业里没有覆盖到的考点在 PPT 里(比如麦克斯韦)
电分 2学分
这届改了学分, 少了一分. 不过考的套路万年不变, 挺简单的, 套路化.
网课
猴博士讲的一坨, 感觉是用一些图论知识搞得二级结论然后搬过来讲的, 不具有普适性, 不推荐.
强烈推荐张锦南老师的疫情时期的网课, 跟课内一样, 可以高倍速速通, 注意考察范围.
老师很幽默也很抽象, 贴一个链接
台风吹七团的个人空间-台风吹七团个人主页-哔哩哔哩视频
资料
电分往年题并不多, 只有四套左右
不过电分的题真的很容易做错, 比如我就是, 三次能算出来三个答案.
建议和同学反复做, 至少两遍以上, 注意互相对一下答案, 总结一下方法之类的.
史纲 3学分
以下是教训:
开卷考试, 考前稍微翻翻书就行, 可以随便画画, 用索引贴标记一下.
可以好好看看目录, 了解一下大概年份, 这样翻起来好翻一些.
网上可以找到一些相关资料, 或许是为考研准备的, 可以稍微看看值不值得打印.
大题和课后思考题会有一定重合
大英 2学分
没啥, 看看课后单词之类的就行.
感觉考的不难, 提前交卷走人了.
结语
大一下期末结束了, 大一下结束了, 我的大一也结束了.
感谢我的四位好友在整个学期, 在期末周的陪伴, 我觉得这几个日夜的学习/复习还是很有效果的, 希望我们都能取得好成绩(也希望能分个好宿舍)
出分后再对每个课程做一个回顾